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A
字型大小:小字號
A
字型大小:正常字型
A
字型大小:大字號
站內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
首頁
關於我們
協會簡介
人事組織及架構圖
協會章程
理事會
委員會
最新消息
聯絡我們
服務
賽馬會活動中心
就業服務中心
傷青動力學堂
政策倡導計劃
輔導服務
照顧者支援服務
何金容基金
第一熊 - 畢業公仔/禮品服務
活動中心 全新 「傷青YouTube頻道」
社會企業
傷青花藝舍
創視設計
出版及通訊
年報
傷青快訊
財務報告
書刊、場刊及特刊
復康資訊
無障礙去街Guide
社區資源
無障礙設施
通識資訊
共融遊戲
青年天地
長者園地
籌募活動
籌募工作概況
捐款及物資捐贈
下載表格
傷青曲藝團
服務質素標準
義工及捐款表格
輪椅及汽車出讓
花藝產品訂購
加入我們
入會申請
義工招募
職位空缺
活動/課程報名
「去旅遊‧助傷青」
『傷青曲奇。Gift for Love』
復康資訊
首頁
復康資訊
通識資訊
「傷健共融,各展所長」青少年計劃 (2019-2020) - 殘疾人士30問
無障礙去街Guide
社區資源
租用或購買輔助工具
輪椅升降台公用匙
殘疾駕駛者資訊
殘疾人士登記證
傷殘津貼
公共交通
社會福利署社會保障辦事處
無障礙設施
通識資訊
「傷健共融,各展所長」青少年計劃 (2022-23)
「傷健共融,各展所長」青少年計劃 (2021-22)
「傷健共融,各展所長」青少年計劃 (2020-2021)
社會福利發展基金第一至三階段研究報告
「傷健共融,各展所長」青少年計劃 (2019-2020) - 殘疾人士30問
「傷健共融,各展所長」青少年計劃 (2018-2019)
傷健共融青年教育計劃2017-2018
共融遊戲
青年天地
活動中心 全新 「傷青YouTube頻道」
長者園地
「傷健共融,各展所長」青少年計劃 (2019-2020) - 殘疾人士30問
「傷健共融,各展所長」青少年計劃 (2019-2020)
活動回顧
肢體傷殘人士
升降機壞了怎麼辦?
(電動)輪椅人士是否可以坐飛機?
為甚麼不使用電動輪椅(行動不便/ 使用手推輪椅人士)?
電動輪椅壞了 / 電力用完(如在街上)怎麼辦?
(電動)輪椅人士如何乘搭渡輪(船艙有一梯級)?
輪椅人士可以上樓梯嗎?
輪椅人士如何上廁所?
如何上體育課?
坐輪椅可以洗澡?
如何安全的懷胎10月及生孩子(輪椅人士)?
聽障人士
可否用電話聊天?
使用助聽器後聽到的聲音是怎樣的?
在家時,如何知道有人到訪?
能否聽到 / 享受音樂?
是否很難和聽障人士做朋友 (因大部份人都不懂手語)?
是否聾就會啞?
比較容易激動(聽障人士利用手語溝通)?
駕車時如何知道有危險(其他車的響號)?
如何知道有火警發生?
聽障會否遺傳?
視障人士
去到陌生地方怎麼辦?
能否玩電腦?
怎樣辨認男女廁所?
如何知道前面有障礙物?
看不見身邊的人的樣子會否感到孤獨害怕?
如何安全過馬路?
可以做甚麼工作?
如何煮飯?
能否看書 / 電影?
如何安全走火警?
長期病患
那些是長期病患的常見例子?
維持「長時間」是指多久?
除了維持長時間,還需要有什麼原素介定為長期病患?
如何釐定有關長期病患是否屬於殘疾?
長期病患者可以過著「正常」的生活?
長期病患者與照顧者的關係與支援